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研究植物根系,认同植物对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的作用。
2. 使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3.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2. 识别芽的结构并指出芽伸展为枝条的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主要教法和学法
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根、茎、叶的感性认识,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
教学设计思路
“营养器官的生长”这节内容需要2个课时的教学,根据现有的条件,我这样来安排本节内容的授课,先是引导学生学习根、茎、叶的基本知识,然后另外安排1个课时进行探究实验。以下是我对于根、茎、叶的基础知识学习部分的教学思路,我先通过故事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引入营养器官的生长的学习。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请学生利用3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是先学习根的发生和生长,先让学生欣赏有关根的生长的视频 ,然后探究根尖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部分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紧接着学习根系的学习。第二部分是茎和叶的发生和生长,引导学生观察枝条的各部分的结构并抛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枝条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吗?进入叶芽结构及发育情况的学习。最后进入练习巩固、知识反馈阶段,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植树节到了,小明和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校园里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一年过去了,小明长高了10厘米,小树呢?它长高了多少?在小明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照顾下,小树已长得比同学们还要高了,它们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