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结全实际:本节课旨在唤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生物圈和栖息地概念形成科学的认识,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谈话法、研究法、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赏图片、阅读教材、表达交流,初步形成生物生活环境的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
精心制作课件,完成备课和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复习提问 5分钟 | 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看书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要求脱离课本) 1、生物的简单分类 2、生物的基本特征 提问2-3位同学 | 学生看书回忆,思考问题。 回答: 1、生物简单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①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摄取营养排出废物) ②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③能够繁殖后代 ④遗传和变异 ⑤具有应激性 ⑥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巩固上节课重点内容 |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 教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 生物的生物环境> 多媒体放映课题 问:生物生活在哪里? 放映地球图片和梯田、草地、万里长城、江南水乡图片,这就是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就生活在这里,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学习 下生物生活的环境。 出示学习目标 板题 | 答: 地球 | 培养兴趣,使学生对生物生活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