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困惑:“一旦上学,永不下课”
近日,江苏一位家长痛陈老师在微信群中让家长批改作业,继而愤然退群的新闻似推倒了家校间的又一副多米诺骨牌,视频甫一发出,“家校矛盾”迅速登上各社交软件的热搜位置 教师招聘网
新闻事件发生后,李黎曾在某调查网站就教师和家长孰是孰非随机做了一个小小的投票,共收到3585份有效投票,其中认为“教师问题大”的为2600票,超过总票数的7成。教师招聘网
个中感受,家长体察最深。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三小学生家长刘皛皛是一位“二孩妈妈”,大女儿读小学四年级,小女儿读小学二年级。谈到新闻中家长对学校的“抱怨”,她表示“十分能理解”。“我们学校没有出现过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的事情,但是家长每天都要签字、监督背诵等等,而且轮流为学校站岗、打扫卫生都是有的。大女儿已经上了高年级,主课作业很多。科技作业、小实验又占据了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我应付一个孩子学业都很难,小女儿目前完全放养。因此我特别理解家长的‘吐槽’。”刘皛皛告诉记者。
刘皛皛希望的家庭教育是这样的,饭后散步,回家有读书时光,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我觉得,学业以学校为主,家庭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先,大家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刘皛皛告诉记者。教师招聘网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刘皛皛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在北京市西城区另一所小学,二年级学生王峥成绩不够突出,他的妈妈总是很担心接到老师的微信。“这次数学测验班里98分以上的同学有20位,以下几位同学未达到平均分”。数一数名单,王峥总是在列。家长群里的信息,老师的每一条都以感叹号结尾。“请没有达标的同学家长分析原因,明天私信发给我!”“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长!”
王铮的母亲说,每一个感叹号都像在自己心里敲了一下,孩子没考好,自己无形中被贴上了“失职家长”的标签。“这次没考好,能不能改正错误下次继续努力?为什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背负这个压力?难道老师就没有责任吗?”教师招聘网
学校教育的时间挤占了家庭教育的时间,家庭教育做不好,反过来又影响了学校学习的效率。王铮母亲认为,从孩子入学开始,每一位家长似乎都变成了老师的“助手”,孩子从学校放学,就在家庭中继续“上学”。“一旦上学,‘小夹板’就套上了,永不下课。”王铮母亲这样说。